close

201251715195  

 

【歷史沿革】

建廟傳比新城早 最古福祠年莫考

鳳邑福德宮前身叫「福德祠」,位於東福橋東側,也就是鳳山溪以東的「過溝仔街」,為當時鳳山縣治往屏東和大寮的必經之地。

 

據該廟中壁上一塊民國78年重修完竣的碑文指出,該福德祠創建於乾隆四十二年(1777),而鳳山縣新城縣治於乾隆五十三年才移來「下陂頭街」,比設縣治還早十一年,為鳳山之唯一土地公廟。

 

但根據光緒二十年盧德嘉彙纂『鳳山縣采訪冊』所載:「福德祠,一在縣城小東門外過溝仔街(大竹),屋一間(額「東福祠」),創建莫考」;

「過溝仔街,在大竹里,小東門外數武,逐日為市」,從以上記載似應指本廟,然創建年代亦未明。

 

福德宮初建時,其祠面積約僅1公尺見方的小廟,因歷次改建不復存在,現有廟基得力於善心人士慨捐土地20餘坪,民國77年時重新擴建,並改「祠」為「宮」,現今廟貌大方莊嚴,內部金碧輝煌,香火更加鼎盛。

本廟不但歷史悠久,更與鳳山市區發展息息相關,地方信徒咸信福德宮是鳳山地區最古老的土地公廟,也相當靈驗。各角頭的土地公,尊奉「鳳邑福德宮」為龍頭,凡有廟會陣頭巡境,均由「鳳邑福德宮」做陣頭前導,已成慣例。

 

【奉祀神明】

福德正神土地公,是自天子至庶民都敬拜的神明。

庄頭、田尾隨處可見土地公神祠,土地公祂是土地的守護神,先民以為土地能產生五穀,養活人類,於是膜拜地神,又因土地公每每造福鄉里,德澤萬民,故尊稱為「福德正神」。

鳳邑福德宮所奉祀的福德正神,據說當時初創因祠小致祠內供奉的金身高度約僅5寸餘,身上披有黃絹布,上有敕封轄區,北自縣境茄萣鄉,南抵屏東縣內埔鄉,祠與金身雖小,但轄區之大,可見其神威遠播。

配祀神明:太歲星君、中壇元帥、虎爺。

地理傳聞:

台灣光復初期,曾有一位年近古稀的福建省漳州勘輿師,路過福德宮時駐足許久,向宮前民眾指出,鎮東街在地理上是一條龍脊,雖臨鳳山溪,但絕不淹水,福德宮建在龍鼻上,香煙歷久不衰,龍脊上有三枝旗,可保附近居民身強體壯。福德宮一帶居民蒙福德正神庇蔭,歷年來都非常健康,雖不富有,但知足常樂,印證勘輿師的言論相當靈驗。

 

【廟會慶典】

每年農曆2月2日福德正神聖誕和8月15日成道日舉行慶祝儀式,演戲兩天。七月中元普渡也有祈福法會,並演戲一天。

 

地址:高雄市鳳山區鎮東里鎮東街37號

電話:(07)741-7350

 

資料來源:神氣佛現

 

天然養生堂 實業有限公司 撰

arrow
arrow
    創作者介紹
    創作者 養生堂-鳳山的美 的頭像
    養生堂-鳳山的美

    天然養生堂-看見鳳山的美

    養生堂-鳳山的美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