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lose

 

1ED4156D-7A4E-41FB-8361-0D106BFFD47D_c  

【歷史沿革】 四大古廟聖王冠 二碑磨平抗日憾

 

本廟原在清朝鳳山縣大竹里下陂頭街西郊(鳳山新庄仔地段),俗稱「竹巷」之村落,據傳乾隆三十五年(1770)為一土造祠堂,供奉陳聖王公金身,接受庄民膜拜。由於神靈顯赫,每有靈驗,後經多次重建,廟宇日益擴大。

 

根據光緒二十年盧德嘉彙纂『鳳山縣采訪冊』的記載:「開漳聖王廟(祀陳聖王),在竹巷莊(隸大竹里),縣西里許,屋二十三間,嘉慶六年張元音募建,光緒七年商民通裕號董修,廟租一百五十石,租糖五千斤。」可知當時已頗具規模。

 

其最盛時期,在清末日治之前,擁有廟產四十多甲,為鳳邑首富之廟,享有「銀聖王」之盛譽,與鳳山縣城內的龍山寺、雙慈亭、城隍廟被列為四大古廟。

 

聖王廟自創建迄今,有兩百年歷史,廟中保存有二塊重建沿革之石碑,這二塊碑上文字被磨平難辨,其背後卻隱藏了一段抗日悲情故事。據說在日治昭和十七年(1942),時本廟管理人李元平先生,相傳亦擔任台灣文化協會鳳山負責人,受日警誣指串聯中堅知識人士抗日,被捕入獄,繼遭軍犬啃死,此慘案驚遍高雄州。廟方以石碑上面刻有「讀書社」社員的名字,恐同志無辜遭株連,遂將碑文全部磨平,致影響日後有關廟史沿革記事欠詳,雖引為莫大憾事,卻也成了值得後人感念的抗日史蹟。

 

舊廟轉向巍峨建 新村還地牌樓嚴

 

本廟原坐南朝北,廟埕前有一湖水清澈俗稱龍穴,據傳說從赤山延新庄仔至五塊厝蟠龍顯靈,是為龍脈,後經都市變遷人口聚集,舊廟建築年久不堪使用,遂於民國61年拆除重建,新廟巍峨氣派,座向改為坐北朝南,並於64年竣工安座。

 

在民國40年間,因收容遷台之大陸難民,由本廟劃地借用與忠義新村管理委員會。民國65年雖經該會呈報縣政府終止解散,將借用土地及地上物歸本廟所有,無奈住民無一歸還,經廟方管理委員會提起訴訟及協議下,乃於85年3月完成拆除整地,廟埕頓時開闊起來,及至民國88年農曆10月興建完成臨中山西路一座雄偉的山門牌樓,與本廟相互輝映,更顯得莊嚴神聖。

 

現今廟埕腹地廣大,可容納千人聚會,每當婚宴、藝文競技、傳統民俗技藝,獅團、宋江陣團表演或選舉政見發表時總是熱鬧非凡,也是附近民眾休閒散步的好地方。

 

【奉祀神明】 一門忠烈陳聖王 六輔配祀享馨香

 

開漳聖王即唐朝平定南蠻,闢建漳州首位偉大的功臣。聖王本名叫陳元光,字廷炬,天生聰穎,及長博覽群書,通達經史,有詩文兵書傳世。聖王祖父陳德,飽學碩彥,祖母魏氏,乃是女中豪傑足智多謀,深明處變權宜之道,深受軍民敬仰,父親陳政,謀猷克慎,剛果敢為之人,世人尊稱為陳歸德將軍,母親郭氏相夫教子,賢淑長昭,聖王一家文武兼全,堪稱一門忠烈之望族。

 

唐高宗總章二年(669),元光隨父親到漳州平定士匪作亂。不幸,父親病逝,他繼承父職,深及蠻荒之境,平撫群夷,威鎮八閩,在龍溪設漳州府,安定社會,興辦學校,實施駐兵屯田政策,使漳州成為閩南政經、文化的重心,武后二年(687)受封為首任漳州刺史。睿宗景雲二年(711),蠻亂蔓延潮州,元光率輕騎禦之,被賊將刀傷致死。去世後,漳州人奉為神明,尊為聖王,各地紛設開漳聖王祠廟,四時祭祀,漳州人移民來台,也將之帶來台灣,做為鄉土守護神。

 

開漳聖王,民間又稱:聖王公、陳聖王、廣濟王、威惠聖王、陳府將軍。聖王廟除正殿主祀開漳聖王外,另配祀福德正神、註生娘娘、舍人公馬仁將軍神像,東西廂另設有文昌、太歲兩殿。左右偏殿供奉六輔將爺(輔忠、輔義、輔仁、輔禮、輔智、輔信)等神祇金身。

 

【歷史文物】 鎮廟六寶龍柱雕 門神二扇彩繪妙

 

經過多次重修,原有建築外貌雖已改觀,然而廟內仍保留下來一些文物,足為古廟的歷史做見證,有所謂鎮廟六寶之說:除了已遭磨平的二方嘉慶六年的石碑外,如正殿上懸掛同年嘉慶壬戌的匾額,上刻「龍鐘燕翼」四個大字、嘉慶七年鎮座石香爐,還有東西龍虎廳前的單龍蟠柱,盤旋生威,造型蒼勁有力,而退休在廟庭一角的石鼓,也顯得古樸拙趣。

 

另外值得一提的是,正殿門神彩繪,出自國寶級彩畫大師潘麗水遺作,門神秦叔寶粉面鳳眼、尉遲恭面黑怒目,鬍鬚細而挺,膨鬆飄逸,表情誇張具戲劇效果,服飾配件細膩華美,圖像生動,技法美妙。

 

【廟會慶典】 本廟香煙裊裊,聖王神光普照

 

農曆2月16日為聖誕千秋佳期。7月20日中元、2月3日文昌、2月2日福德、3月20註生娘娘聖誕亦有熱鬧慶典。

 

地址:高雄市鳳山區鎮西里忠義街132號

電話:(07)748-0972 (07)747-1659

 

參考資料:神氣佛現 鳳山城

 

天然養生堂 實業有限公司 撰

arrow
arrow

    養生堂-鳳山的美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